Showing articles from
真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,2022 的一季度已经结束了,甚至是时候写一些总结了。想想当时写下这两个关键词的时候,脑海里的事物和 3 个月过去后的今天,是否不一样。 当然,要谈「科学」和「人文」,得先搞清楚命题。 2022 年初 年初写下这俩词的时候,是受到 Apple Inc. 苹果公司的启发。Steve Jobs 提到过的关键词是 「Taste」,「Liberal Arts」,这是他的理解范畴内微软和苹果最大的区别,这是个很「人文」的关键词。当然,苹果也是被普遍认知为一个科技公司的,一个由人文驱动的科技公司。这实际上不影响苹果和微软两家公司的「市值」,大家都挺高的。 但是「科学」和「人文」的结合度,一直在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。年初的思考,更多的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,只有在这两个词上面达到了一个良性的平衡,才能发展壮大,基业长青。然而,这个平衡是动态的,不能被描述的。虽然不可知,但是他是需要被作为明确的课题去探索和定义的。所以,我更多想要的是探索我们自己,业务发展上,经营管理上在这两者之间的结合与取舍。 2022 年 Q2 现在,更多的思考反而回到了根源上。一个族群对于「生存」和「发展」的选择,偏战略方向;一个公司对于「文化」和「制度」的选择,偏战术方向;用人单位对于「态度」和「能力」的选择,偏执行方法论。映射下去,有许多话题,择人用人的,时间投入的,优先级判断,业务选择的,应用面不想赘述了。 想探讨的是第一个,哲学层面的话题,所谓的群体哲学统一。从终极目标出发的定义里,「科学」到底是过程还是结果。 再往上抽象一层,我们不妨先聊聊「生存」和「发展」。生存和发展是相互促进的:不能生存,没有发展;没有发展,无法生存。那是否能回答,在这个循环里,我们的终极目标到底是生存还是发展? 从几千年的演进结果来看,我的猜想是历史算是坐实了「生存,生存的动力带动了发展」。不然为什么会有热核危机,会有生化武器,会先有了群落部族,然后有了军队,会有军备竞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的科技发展。「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」,孟子两千年前就有了这样的论述。 人类的行为,毕竟是群体行为,不是个体行为。人类的反思,也只能是群体反思,个体只能是推进器,没有助力和能源供给,啥用也没有。群体反思只有在群体的意识形态危机下才会爆发。 话说回来,接受了前边的猜想,那么我们就要接受其衍生推论「物竞天择」。在「有限资源」下生存和发展,就一定会有关于资源占有和利用的「竞争」。而且「竞争」决定生存,因此「竞争」带动发展,竞争无处不在,个体与个体,族群与族群,物种与物种,人与自然。所以究其根本来看「竞争」压根是不会也不能被消灭的。 反证一下,消灭了竞争,就消灭了生存作为终极目标的这个假设,因为他作为终极目标完全没有了意义,与此同时发展也丧失了意义,整个社会都会成为伪命题。回归到社会上,你就知道,要实现社会主义,要平等不要竞争,要有序不要熵增和耗损,不敢说远,近几个以百年为计量单位的世代,是不要想了。因为这是一整场意识形态的重构,从 「Own something 的私有化导向」,向「Contribute something 的公有化导向」的重组。把底层逻辑「生存驱动」重构为「发展驱动」,把「有限资源」定义为「无限资源」。这是要重组人类社会几千,几万年的认知,甚至整个世界存在的根基。 转译到今天的话题上,可以描述为「科学」从来不是结果,是为「生存」而存在的「发展过程」,而将「更高级的生存」作为种群长期向往的「人文」结果去被追求的这个过程,从来就是矛盾和背离的。我们的「人文」从来就是「生存优先」,更高级的「生存」是矛盾的。生存的本质是 「Own」,而不是「Contribute」,是通过发展建立竞争,而持续拓宽资源边界的安全距离,这是写在种群基因里的东西。其实,可以产生推论是全面公有制的经济,一定会发展不过私有制经济。弱化了竞争属性的种群,发展必然会落后。 我的核心观点是,这不是意识形态,而是种群基因。我们要用多少法律,去维护「正义」,就意味着,人类这个种群有多少的所谓劣根性。现实的来说,当年的苏联,东德,你可以说是与其他群体差异的生活待遇问题,那么现在的北欧,实现了高社会福利保障,低差异高平等,问题来了,他又贡献了多少「基础科学」的研究成果呢?甚至出生率在下降,老龄化程度升高,种群「发展」在减缓,更多是依靠制度优势,导入和应用「竞争地区」带来的外部资源来实现发展。这些事情,需要我们先意识到「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」真的不是意识形态的问题,是种群属性。 发展到一定阶段,需要对私有资源再分配,又通常由战争实现。因此是资源在「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」,而导致战争。从军事冲突,贸易战,到金融战,人类只是发明了更多的战争方式而已。战争的存在和其本质是没有发生改变的。 这个推论,决定了「意识形态」,「人文进程」,只能作为一个「傀儡目标」,而其本质是「手段」,作为「工具」去推动一个种群追寻「发展」。「人文」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终结果,如果以此为「实质性」最终目标,那么「灭亡」就是下一步。 但是在过程中,需要充分的发挥「人文」的作用,推动「科学」发展。「发展」这个过程,反而才是种群的「历史宿命」,宿命的意义和目标不一样,他是客观的表现。绕完一圈重新说回种群的最终目标,由「生存」而起的「发展」的目的地,似乎只能是「不可知」,就像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地「死亡」是「不可知」一样。 所有人可以选择的是对待「不可知」的看法和方式,但是「不可知的终局」是这个世界的实质。 结论 只有在核心文化圈,完成了上述意识形态的统一。以最终会处于「不可知,不可达」态的「人文,文化」,或「更好的生存」作为长远的意义目标去追寻,而以「生存」,「竞争」,「发展」作为实体目标,才是持续符合「社会规则」的 Playbook。
「数字」的压力来了,今年的,明年的。团队里也有了很多声音,自己也浮躁了起来。不得不好好静下来,捋捋清楚,去芜存菁。 商业和商业化 商业化的问题,永远是关于营收和利润,关于商业模式和人效,关于市场容量和市值。商业化的世界里都是数字。而商业的本质是要创造价值。数字最初只是价值的体现,是一个表征而已,可是似乎越来越少人能意识得到这一点。 数字代表了“利弊”,而价值代表的是“因果”。这是两套截然不同却一直交错的话语体系,如何能做到在两套话语体系里自如的切换,应该就代表了一家公司的硬实力。 命运和角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和自己能走出来的路。盲目的去追求像某些他人一样,或者追求利益最大化,其实本质上,会越做越错。上周看了王阳明的纪录片,里面一句话很触动我。 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 龙场悟道 一般,人被触动,都是和自己的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“不确信”和“小确幸”相关的。其实我个人去理解“心即理”的诠释就是: “你应该相信你会做好自己,并去努力追求做好自己,学的是高纬度的判断标准“良知”,而不是去学其他人做好自己的方式。” 认知到自己是“被命运眷顾的”这一客观现实,似乎很多人都做不到。反而更多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,带来的也只会有对自己的伤害和被他人利用的弱点。“致良知”的起点应当是感恩和包容。 人生是必定是要追寻因果的。不寻因果,学不会感恩;学不会感恩,做不到包容。可是,只有先能做到包容,才能进一步做到兴仁义之师,行杀人放火之事,杀伐决断而不忘初心,自洽的走向自己。 社会责任 这周的三个小故事。 一 周三去了某创新企业的工厂,当然在郊区了。最精密的部件PCB 贴片的产线已经被日本和德国的自动化设备替换了,出来之后,通电检测和高速摄像头计算视觉做质量筛查,一条产线只需要 6 个人,产量 10,000/D。 而组装产线上有形形色色的工人,染着一头黄毛的小镇青年,面色蜡黄的上了年纪的阿姨,带着个眼镜四处张望的小妹。不变的是,他们都对着自动流转的履带和自己的 KPI 表,面无表情的拧着螺丝。拧螺丝的一条组装线有 17 个工人,产量 3,000/D,良品率还比自动化产线低,需要差不多 4 条组装线的产能匹配 1 条贴片线的产能。 这家工厂有 1,500 个工人,高峰期可以到 1,800 人,大厂会更多,上万吧。这样的中国的工人,已经比农民多了吧。 先进制造,其实会让更多这样的工人失业。因为对于企业来说,人,是最容易出错的部分,跟我们推行数字化其实是一个逻辑。可是这个世界的效率又必须要提升,持续的提升。利益越大的行业,用工人数越多,而竞争,或者我们用流行词说“内卷”必定导致成本的控制越发严格,用工成本的上涨必定导致行业变革。淘汰人,换自动化。 互联网行业走入了衰退期,可是谁又曾想,当时选择入行的人那么多,到底又是谁在推动呢。我说这个话,又有什么底气在哪。我一个学国防科工业的,都跑互联网这个圈子里来了。市场竞争,弱肉强食,丛林法则,又有什么可以责怪的呢。可是我们又能做什么呢? 二 拖了很久没去补胎,胎压以前一天掉 0.1 Bar,一周充一次气能活;现在一天掉 0.3 Bar,实在不行了。于是跑去边上的修车店去补胎。修车店在云城边上没参与旧改的小区旁边。老板在小区外的商铺街上有个 150 平米的小铺子,门头 7 米宽,铺面已经很破烂了,黑糊糊的机油到处都是,也没什么豪车过来修,这也决定了,修一辆车也赚不了多少钱。 老板很热心,帮我补完胎之后,泡了个茶,跟我聊聊天。他 2011 年来的西丽,已经十年了,这十年,西丽变了,房租一直涨,现在也就够给房东打工了。他老婆围着围裙,就在修车铺的最里边有个小厨房,在做着饭,俩小男孩在边上隔出来的小房间玩着电脑,小的那个还在上幼儿园,大的应该念初中了。 老板说自己认识几个给华为代工的工厂老板,应该不是多大的工厂,他眉飞色舞的跟我说着听来的一些事儿,华为的品质标准高,所以卖的贵,虽然做得工厂老板挺难受的,但是华为是个好公司。就指望小孩儿多读点书,希望他以后能去华为。 我想了想,除了他刚好在西丽,距离我 1 公里不到的地方,其他的情况跟我老家的亲戚朋友们,可能也是一样的。但是面对深圳的房价房租的上涨,以前的郊区现在变成了“留仙洞总部基地”,那么多的他们,又能怎么办呢?改变自己的命运,开个豪车修理行么?学不会的,也终究没能学会。 三 中午回家,在云城社区 -2 停车场的电梯间有个工具房,不大,紧凑的几平米吧。我在电梯间等电梯的时候,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,大约也就 4 岁半,打开工具房的门,探了个头出来问我,“叔叔能借你电话打给我姥姥么,我知道她电话号码。她在这上班的,刚刚出去了,说一会儿会回来,但是我想上厕所了。” 我想着这应该是保洁人员的外孙女了,给她拨了号,姥姥操着粗犷的声音,带着一点点焦急的说着,工作还没搞完呢。最后让小女孩自己坐电梯到一楼门口等着,我估摸着,她应该是还在外面搞园区的清洁,那我不如就顺手把小女孩带上一楼吧。 等电梯时候,小女孩问我,“叔叔,你知不知道还有几分钟到下午啊?” 我就问小女孩,这要看你说的下午是几点呀,你下午要干什么呀。她说,“爸爸妈妈今天在上班,他们下午会来接我,我想等他们过来接我。”我当时想了下,现在 12 点半,勉强两点算下午吧。我就告诉她,应该还有 1 个多小时了。其实我也大概知道,她爸爸妈妈估摸着是要到 5 点之后才来接她的吧。 她瞪着俩大眼睛看着我,问我是不是也在这上班,我笑着说,今天周末啊,叔叔住在这里,我带你上去一楼吧。进了电梯,小女孩看着我按了 1 楼,然后看到上面有 40 的数字,吃惊的说,“哇,这里有 40 层啊”。我一时间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。 后记 身边有多少似乎被忽视的人,也都是有着家庭子女的,每个家庭都那么鲜活而真实,可我们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久了。 深圳,还有多少不知道自己命运到底在去向何方的人,多少改变不了这一切的人,多少只能指望下一代的人,多少活在这个世界底层只想过完一生的人。都是命运使然,似乎每个人也都有着既定的角色要去扮演。 作为一家公司,一个企业。商业化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活下来,但是初心不改的意思,得是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活下来是为了干嘛的。我们是要通过资源的聚集,去解决创新企业走出去的问题的。一天天想的不是怎么能更对的一块把事做得更好,而是自己要活的好,要从别人身上把钱赚了。如果做成了一个这样的组织,我们是不是自己都想唾弃? 如果创业,真的「仅仅」是为了满足自己,自嗨的活着,商业化赚更多的钱;而罔顾消费者,罔顾市场需求,罔顾这个行业的价值链,罔顾我们背后背靠着的中国制造。如果我们不跟他们站在一块去面对今天行业存在的竞争压力,去冲击正蓬勃发展的市场机会,我们的基本盘就崩塌了,赌上了命运,买回来这个明天,要他又何用呢?为了实现自个儿的财务自由,不如干脆找个给得起钱有资源的大厂做着,攒点钱自己好好折腾,炒股炒币去。 我想我们现在能做的,也只能是感恩这个时代,然后一直坚持的做一个创造价值的集体,做一个利他的组织。争取早日能够靠我们自己,去让更多值得的中小创新型企业,活得更好。
我其实是一个很喜欢写文档的人。所以,为了节省成本,先写一个我自己和 Fastlane 的介绍,也当一封家书。 目的,链接务虚和务实: 帮助建立对于我个人世界观的全方位认知; 帮助理解我作为这家公司的决策者做出的价值观和战略选择; 持续共同优化相互沟通和公司治理方式; 阐述 Fastlane 的 3 年规划和 2022 BP 以及经营目标; 存档备复盘; Lucas 我不是什么知名人士,但我认为思想无价,当然,更重要的还是让大家认识我。 我是一个非常强调从建立自我认知到自洽:也就是持续建立和重构内心秩序并迫使其平衡的人。这里面充满了矛盾和内耗,从现实角度理解,我可能是个有效输出时间比较低的人。 有效输出时间比 = 有效输出时间 / 总时间。 我想,不如先就着一些词汇解释,走一遍我的世界观。 1)哲学是统治学科 首先,我先强调「概念」不重要,因为很可能我的一些用词会不精确。但词,比如「哲学」能快速的帮助建立大概的画像,这人究竟在围绕什么东西自说自话。另,先说明,我自身不是一个成体系的研究过「哲学」的人。 把这句话放在第一段,因为接下来的阐述更多的是围绕这个话题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对世界的理解,或者说「格物致知」的方式,分三层: 现象 / 物理:表现结果,也是我常说的表征指标; 规律 / 数学:结果背后的运作机制,可以理解为表征指标的表达公式; 本质 / 哲学:运作机制形成的原因,随认知的加深会持续迭代和变化; 然后我发现,本质层虽然是混沌失序且似乎根本无法被直接描述的,并随着认知的迭代会持续演化。但是持续迭代之后,对上两层是真的可以实现降维打击或者换一个词,预测。那不可避免的,对于这一层进行描述和解读的学科会被我当成统治学科。 2)意义和结果 「向死而生」是我信奉的生活方式,“死” 的存在对于我来说,基本上为人生的「结果导向」论画上了句号,我会常在迷失和波动的时候提醒自己,不过分的关注短期得失,而关注「存在」的自洽。 但在我的字典里,紧跟着「向死而生」之后的是「抓住当下」,因为这是联系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行动力来源。所以我表达的意义大于结果,本质上是精神大于物质。换言之,动机和认知是由自己决定的,其他是被决定的。但是我必须用行动和结果反馈持续为决定部分输送信息,实现迭代。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,意义,居然是个变量,更神奇的是,他是可以自定义的变量。 因此,我一直不是一个追求最快解的人,而是追求最适解的人。这也是我自己理解的「心即理」。这件事情在 2018 - 2021 年,给我们的经营带来了很多困扰,在于当对话对象和我的世界观和组织角色差很多的前提下,很容易就产生隔阂,甚至传递出错误的信息。这是当我说需要具备「调频」能力的时候想表达的。 3)对错和选择 因为意义大于结果,所以我一直以来的理解就是,世上本质没有对错,只有选择。比如「世界观」是选择,「道德约束」是选择,「生活方式」是选择。 因此有了制度的存在,「制度保障下限」。因为选择背后其实有「得」「失」两面,而且选择的不确定性是敞口风险,走向无序和熵增。「绝对的选择自由」大概率也会对绝大部分普通人造成毁灭性打击,其实人类组织会形成「制度」也是选择的必然结果。 所以,我对「对错」的定义是: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,对意义进行初步固定后,做出的选择而带来的结果是否起整体正向促进作用。 4)科学和常识 逐渐进入到务实部分。很多人知道,我特别反感一个词叫:Common sense。在我的认知里,常识只是建立共识的捷径,一个人一旦对常识形成依赖和惯性,长期思想其实非常的不健康,一定会导致丧失独立性,丧失判断力,进而丧失迭代能力。这里的 Common sense 包括了很多,例如 Methodology,Framework,Principle 以及 Best practice。 这里提到的科学,可以理解为是对常识的解读和吸纳。所以,我其实压根不反方法论,相反,我非常积极的支持我们借助于对现成 Common sense 的研究和解读,形成自有方法论。我自己也经常借助自我解释过后的 Common sense 帮助一群人去快速建立共识。 这里也不得不提及「调频」的重要性,因为沟通对象决定了是否应该使用常识作为工具。但是我比较相信:科学是「依据」,常识是「工具」。 5)创造和自我迭代 我是一个喜欢创造的人。但是创造意味着先发,先发和试错其实都意味着会走弯路。抛开命运不谈的话,需要具备几个先决能力:高纬假设,中纬构建,低位预设,勇敢尝试,接受失败,持续迭代。 高纬假设:从本质层提出假设; 中纬构建:从规律层拟定策略; 低位预设:「术」 的层面降低对自己假设和策略的自信,但 「道」 的层面保持对学习能力的自信,以持续保持开放的心态; 勇敢尝试:似乎总有地方没完全想通,那是因为你不懂;如果已经找不到信息输入了,就先下场干了,再做下一轮判断; 接受失败:对犯错「敏感」,要关注自己是错在「术」上,还是「道」上。错就错了,错了就迭代自己,每个人都有「不全对」的部分,不要陷于错误,而要沉迷于改进。 展开下持续迭代。迭代需要经典 PDCA 循环,持续的收集信息,复盘,重构和实施。把自己当操作系统用,掌握自己的基本操作指南,踏踏实实苦活累活全干完,迭代过一两次之后,面前才会出现一条捷径,叫「学习」和「协作」。 其中,也包括在信息收集部分可以不完全依赖自己,而可以交给历史和世界。阅读,与他人的沟通,对世间现象的观察解读和预测。但一直在我的理解里「行万里路」是基本盘,「读万卷书」是为了加速。 结合我前面的名词解释,在寻求最适解的路上持续提升加速度就是自我迭代。 6)越简单越难以坚持 这一路上,我发现很多事,开放的去看历史和世界之后,逻辑上的事儿都异常的简单,意味着「知行合一」里的「知」本身并没那么有价值。主要也是因为人这个物种本身并没有什么改变,规律也没有改变。 比如,当你已经能洞察很多幸存的必要条件而筛选掉偏差的时候,就发现,哪怕他是必要不充分条件,只存在时间点的差异,那本质上其实没给你留其他选择,因为早晚要具备,除非你完全否定这条幸存路径。像这条逻辑,就很简单。 但越简单的事情,越难以理解和坚持。因为对我来说,要自我迭代意味着一定程度上要解决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冲突,形成新的自洽。然而,要直面这些已经被处理出来的,异常简单的逻辑造成的冲突,意味着他无法再被解构和逃避。这,是反人性的。 成功的品牌,经典的案例都摆在那,但是多少人学会了呢。一样,做这些看似简单却难以坚持的事情,就有护城河和无法被抄袭的一切。 规律本身其实也没什么价值,但对于规律的理解,贯彻和实施,做到发自内心的理解,和「知行合一」。内里包含了很多对这些反人性的矛盾和两难的处理方式,这些事情,价值连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