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articles from
今年的疫情引发的很多事儿,很有参考价值,敏感的话题可以不谈。商业上,很多行业可以说没就没,服务行业的人员素质和质量日渐低下。可是人们不还是依旧好好活着,甚至少了些虚头巴脑的东西,活的更好了。全球包括中国的各线城市,户外活动开始走向热门,脱虚向实,幸甚至哉! 生活返璞归真,不可否认,消费下滑了。如果能应对不确定性引发的焦虑,似乎纯粹的「生活」质量反而变高了?这些个奇怪的现象,着实让人愈发质疑「商业的价值」。 失速 高速发展的群体意识下,空气中都弥漫着速度和热度,猪也能飞。这件事儿,说来有那么一点点像路径规划。有时候导航去一个地方,走高速路会绕一大圈,可能远个十公里的距离,但总时长可能比走普通公路要快。可是,如果高速限速了呢?塞车了呢?路要怎么选,就要谨慎了。这里头不那么相似的一点,是高速路设计出来就是为了便利生活的,而浮躁的社会到底便宜了谁,很难说清楚。 自从互联网兴起以来,3 年独角兽,5 年 IPO 比比皆是。Financing,是兴奋剂,是高速路。但是剂量和成瘾性,终归会成为一个群体问题,市场经济的规则是优胜劣汰;野蛮生长,伴随自然淘汰,从结果看,谷歌,亚马逊,苹果,微软,百度,阿里,腾讯,京东,字节这些改变时代的巨头还是屹立在风口浪尖。这条高速路也给了很多人机会和加速。但是注意,这里存在的问题,是巨量的资源浪费,以及社会价值观方向的引导。以及,可能出现的高速路的交通阻塞。 基本,伴随疫情而来的,是政策面对「高速」的限速,以及国内移动互联网逐步跨入换机时代,流量见顶带来的「堵车焦虑」。 那么,当前「做难而正确的事情」又来到了台前。问题来了,价值观左右摇摆之下,这个方向到底是不是「对」的?如果把听众换成社会「大多数」生活在不同时代的「普通人」来说,是不是「对」的?我觉得这个问题,可能是个永恒的问号。 但是,转念一想,「正确」又是被谁定义的?我们在向「谁」描述「正确」呢?消费者?股东?团队?自己?如果不用财务数据报表去体现可衡量的「价值」,我们又可以用什么去衡量「正确」呢? 方向 To be finished in this week.